很常聽到詢問,我是不是想太多了? 我這樣擔心是正常的嗎? 擔心先生是否外遇;關心小孩的成績及交友對象;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工作上的操煩等等,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總是讓人不自覺的會去反覆回想、思考,該如何去區分這份擔心是未雨綢繆,還是杞人憂天呢? 這些擔心所給予的壓力對應表現,對我們人生是向上的助益,砥礪不斷跨出舒適圈,開拓新局面;還是往下的拉扯後腿,讓心擺盪不定落入牛角尖中?
如果對於許多事件或活動有過度焦慮和擔憂,自己也認為難以控制這擔憂,超過一半以上的時間都是處於如此狀態,還有一些坐立不安、容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易怒、肌肉緊繃、失眠等症狀,而且已經造成身體不適,社交、職業或重要領域受到影響,若持續一段時間,且臨床醫療上經由醫師評估,可能已達到廣泛性焦慮症的嚴重程度。但大部分的人都是等到忍無可忍,身體已經出現一些徵兆、不舒服了才去就醫,或是矢口否認自己需要幫忙的部分,通常先由失眠開始,漸漸詢問深入了解後,慢慢發掘背後的擔憂及焦慮。
適度的壓力,有助於我們表現得更好。壓力與表現的相關性,為一個倒U型,也就是在可承受的範圍內,增加適宜的壓力,會增強表現;但當達到一個臨界點時,增加的壓力,反而會使表現下滑,而每個人對於壓力的承受體質不同,對外界事物的觀感敏銳度不一,也因此很難如此理想地去找到適度的壓力,並長期維持在那個壓力造成的表現高峰上,一不小心,可能就像溜滑梯一樣,由看似風光的山頂重重摔落。
所以對於是否過多擔心,過度緊張了,每件事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標準,當問醫師這個問題時,往往心裡也都已存在一個解答,或者早已做出選擇。願意來看診的病患,本身也一定對自己目前的狀況不滿,希望可以改變,那就把擔心交給信任的醫師,不用苦惱執著於疾病與用藥,由醫師代替你去評估及開藥調整的專業部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