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孩網路成癮,整天都在打電動,叫他去讀書就生氣,該怎麼叫他不要上網呢?」
「爸媽每天反覆問同樣問題,明明回答過好幾遍了,還要一直打電話來問,我被煩到沒辦法專心上班,他們會不會是失智症?」
「我的先生脾氣暴躁,工作在外面不如意,回家大呼小叫找麻煩,把氣出在別人身上,他是不是躁鬱症應該要看醫生呀?他不去我都要生病了!」
身為精神科醫師,遇過許多憂心忡忡的人來諮詢,詢問如果家人或身邊的親友有狀況怎麼辦?
往往常是當事者不覺得自己有需要,但周圍的人早就受不了龐大壓力,希望醫療協助。有時拐騙威脅利誘半強迫個案來看診,病人在診間擺個臭臉,不說話不配合,所有症狀皆否認;甚至家人詢問可否代看診,我們迫於無奈,雖然非常想幫忙,仍必須予以婉拒,因為法律規定一定要本人前來才有辦法看診評估。那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呢?
提供家人支持與衛教,改變的第一步
有很多時候需要協助的不只是病人,還有周圍的人常常因此受到影響,家庭氣氛緊繃。因為基因的遺傳性以及共同的生活模式,家人或多或少,也有類似的行為模式與症狀。
或許當有病識感的家屬願意先跨出這一步,做出了改變,症狀比較輕微的人先來看診,那些擔心焦慮以及失眠的症狀獲得醫療協助,當家庭原本僵化的動力開始改變,可以更彈性的去處理彼此問題,對於個案的包容度增加,回顧整理並改善彼此之間關係,建立良性互動,甚至有示範帶動效果,當家人發現其實看精神科並沒有那麼可怕,以及感受到親人努力改善彼此間的問題,也會願意一同就診。
釐清問題與嚴重度,區分是「誰」的需要
有時再深入詢問下去,發現那些問題尚未達到疾病的診斷,但實在讓家人很困擾。《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書中提到:「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當家人的舉止造成我們的不適,或者無法滿足我們的要求,也就產生人際關係的煩惱。
而折磨人的,往往不是客觀的事實,而是主觀的解釋;我們無法改變客觀事實,但可以更改主觀的解釋。有些事實無法改變,但可以去改變看事物的觀點。當發現家人表現不如期待,或許也要回頭問自己,我為什麼感到痛苦?
站在一起
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簡單歸類到疾病,也不是所有困難都可以馬上解決;但我們願意去理解,願意試圖去找方法。不是直接劃分你有問題,也不是直接判定你要改善;設身處地站在一起,用對方的視野看世界,將心比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
- 最想要改變的是什麼?
- 什麼原因你想要改變?
- 你希望未來是什麼樣的?
- 為了達到這樣的未來,現在必須要怎麼做?
- 想像期待中的未來是怎麼樣的?設定目標,提升動機,讓改變由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