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穀醫師

長期低頭工作,當心誘發頭痛

【世界日報醫藥刊】頸源性頭痛的臨床特點是除了頭痛外,還常常伴有頸部疼痛、僵硬感,當頭頸運動或處於某種姿勢時,有可能誘發頭痛或加重頭痛,檢查時可見頸部、枕部有明顯壓痛點,在按壓時可引起頭痛症狀加重。 生理性頭痛多屬長期低頭作業所致,少數情況下為頸部處於不當位置所致。目前,家用電腦十分普及,不少人長時間呆在電腦旁低頭工作、學習或娛樂,造成頸源性頭痛發病率明顯增加,尤其是門診病例日漸增多,不少是青壯年患者,值得關注。 長時間低頭作業可造成頸部筋膜處於異常緊張狀態,使得局部血液循環障礙,肌肉僵硬,長期下去可使筋膜攣縮,形成慢性無菌性炎症,從而引發頭痛、頸部疼痛和僵硬感等一系列症狀。為此,專家勸告人們不要總是呆在電腦旁,更不要長時間處於低頭狀態。一般在電腦旁呆上一個小時左右,就要站起身來活動10~15分鐘,並盡量抬頭和用手按摩頸部幾分鐘,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頸部的緊張狀態。 一旦出現頸源性頭痛症狀,患者要注意休息,盡量減少呆在電腦旁的時間,避免低頭作業。同時,患者可根據頭痛程度及持續時間,選擇小劑量止痛藥服用,以促進症狀改善、減少頭痛發作次數。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google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尿液中的泡泡

門診中常有病人表示尿液裡有許多小泡泡,詢問自己是否罹患腎臟或膀胱的疾病。事實上,造成小便裡有泡泡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最常見的原因只是尿液衝擊水面使空氣波動而產生的氣泡。 當尿液中有氣體形成,它的來源可能是來自體內,也可能由外界進入,正常尿液是不會含所謂的空氣或其他氣體。腎臟因慢性發炎、糖尿病或高血壓久了之後可能引起腎臟蛋白尿,使尿液產生泡泡。若要要釐清尿液中有小泡泡是否因為及並引起的,可至醫療院所作尿液常規檢查,確認小便是否有蛋白尿、血尿、或白血球增加的現象;也可觀察尿液的比重是過高,如果有此現象可能只是因為每日的喝水量太少,使小便濃度太高呈茶色且氣泡多,正常人每天都要攝取2公升以上的水分,只要多喝水變不會引起尿中太多泡泡的症狀。 一旦發現濘中含有很多的泡泡,再經過尿液常規檢查後並無蛋白尿、血尿、白血球增的增加現象,就不必過於擔心只要平時多喝水即可獲得改善。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google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淺談大腸癌

【作者:張青蓮】 某日,珊娜來找我,劈頭就問:「你記得上次我們去健身房遇到的那個美女教練瑪莉嗎?」 我回答:「記得呀!她身材這麼好,見過她的人,誰能忘了她呢?」 珊娜:「可是,你知道嗎?她死了耶!」 我詫異的驚呼:「天呀,不會吧!?怎麼會呢?她這麼健康的樣子…她的死因是什麼?」 珊娜說:「聽說他們公司進行員工體檢,她糞便檢驗出有潛血,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是大腸癌且已屆末期,兩周後便去世了。」 珊娜接著說:「她生前,為了保持身材,一直使用最流行的『吃肉減肥法』,我跟她一起吃過飯,她真的只吃肉,一片蔬菜葉都不吃呢!這會不會是她罹患大腸癌的主因呢?」 我回答:「我無法評估她真正罹癌的主因,但據我所知所謂『吃肉減肥法』,它的理論是因只吃肉,而沒有攝入碳水化合物,身體為了運轉,退而求其次去分解脂肪;剛好就可達到燃燒脂肪減肥目的。」 我話鋒一轉,接著說:「但這方法是會影響身體健康的,因為不只是大魚大肉對心臟血管十分不利,只吃肉不吃菜,身體沒有攝取任何纖維質,就很容易患上和腸胃有關的毛病,畢竟纖維質是促進胃腸蠕動的必需物質,減肥最好還是要顧慮到均衡飲食 。」 珊娜很認同的點點頭,但也很擔心的說:「我老公也是愛吃肉的一員,他最近也常說肚子不舒服,每次都吃成藥了事,我是不是該勸勸他也去做檢查呢?」 我回答:「吃成藥,常會掩蓋病情,以前,在醫院我也有遇過天天吃胃藥,吃了兩、三年,最後才覺得該找醫師,但做大腸鏡找出病因卻為時已晚,都已經是大腸癌末期了。」 珊娜一聽,更愁容滿面了:「我老公吃胃藥也吃了大半年了呢!可是他就是不去檢查,說什麼不檢查都沒事,一檢查就一堆毛病,這該怎麼辦才好?」 我答:「大腸癌的篩檢方式包括:糞便潛血反應檢查、乙狀結腸鏡、全大腸鏡、大腸鋇劑攝影…等。而『糞便潛血反應檢查』是最簡單的了,你老公,也許怕麻煩,你可以用這個方式幫他送檢,只要在家取樣,然後送到檢驗所或家庭醫師診所,請求化驗就可以了。若檢驗結果是陽性,那就很可疑,最好做進一步的檢查,可以就近跟先家庭醫師討論,必要時,家庭醫師可協助轉診到大醫院。」 珊娜說:「好,我去跟我老公談談,先用最簡單的『糞便潛血反應檢查』,務必早點叫他去看醫師。」 最後,我又補充:「你一定要提醒你老公,長期肚子痛吃胃藥並不是最恰當的方式,因為腹腔所有器官發生問題,都有可能用『肚子痛』來呈現,甚至心臟或骨盆腔有問題時,有時,也會反射痛到肚子呢!有症狀最好請醫師來鑑定。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懂得愛惜自己的身體呀!」 【貼心小叮嚀】 名導演楊德昌日前也是因大腸癌病逝於美國。而衛生署新公布的癌症統計,結直腸癌已躍居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許多新聞正不斷的提醒國人,預防大腸癌是多麼迫切的事!但說真的,除了定期追蹤,飲食及生活習慣也要一起調整才是因應之道: 一、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 近年來大腸直腸癌的死亡人數節節上升。一般專家認為,這個疾病跟飲食習慣大有關聯,不良的飲食習慣是一大隱憂,就如上述故事中瑪麗教練的例子,有許多人跟她一樣愛美,選擇「吃肉減肥法」,或因交際應酬而大魚大肉,但早有實驗證明,攝取太多的肉類及脂肪,會使腸道內膽酸分泌增加,腸中的有害細菌會將膽酸代謝成致癌物質。 二、改善便秘: 現代人生活作息很不規律,很多原因都容易導致的便秘,但便秘也是大腸癌症的危險因子,因為糞便滯留在腸內的時間延長,也就增加致癌物質與腸道細胞接觸的時間。不當飲食,造成有害物質的產量變多,但排出卻變得困難,致癌的風險自然而然地就大幅上昇了。所以,應攝取充足的膳食纖維食物,它可以增加糞便體積,刺激腸胃蠕,並且有助於腸道細菌生態的平衡,有利於整腸與正常排便。 三、不要輕忽小徵兆: 在醫院,最常見大腸癌的患者,一開始的症狀都是出現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帶血、變細,甚至是體重驟降。所以,許多小徵兆,最好不要輕忽,一旦有症狀就應及早就診作詳細檢查才是上策。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google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檢測食物過敏原避免慢性病侵襲

        【雅虎醫療網】一般食物過敏可分為急性過敏與慢性過敏兩種,相較於有跡可循的急性過敏症狀,無明顯症狀的慢性食物過敏實在讓人難以察覺,舉凡頭痛、失眠等這些讓人困擾的小毛病,都有可能是慢性食物過敏在作祟,尤其是有過敏病史、常為小病痛煩身的人,更需要注意慢性食物過敏的發生。         根據有中重度慢性食物過敏的患者進行調查,發現被檢測出有慢性食物過敏的患者,幾乎都不知道自己有對特定食物過敏的現象。過敏症狀最常表現在人體的皮膚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眼睛系統和消化系統。 慢性食物過敏患者主要十大臨床症狀包含: 過敏性鼻炎、鼻塞、流鼻水 皮膚起疹子(濕疹或蕁麻疹) 疲倦 眼睛發癢 異位性皮膚炎 頭痛、偏頭痛 經常感冒 青春痘、痘子 便秘或拉肚子 失眠。         這些延遲性的過敏反應常被患者忽略或誤判為他種疾病,但其實是慢性過敏原長期在體內累積而引發的健康問題。 和急性過敏原相較,慢性食物過敏需要反覆性或大量的過敏食物才會產生,但因症狀難以聯想是食物過敏的現象,若不及時察覺,對健康和生活品質將造成不良影響,更嚴重的是,某些研究已經指出慢性食物過敏將會導致慢性病的發生。 而過敏原食物主要為以下10類: 牛奶 蛋白 蛋黃 起司 花生 酵母 花豆 麥膠蛋白 牡蠣 海帶         皆屬於日常生活常見的食物,同時也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營養來源,因此常讓人不知不覺中吃進過敏原。 常有莫名小病痛找不出確切病因的人,應接受完整而專業的食物過敏原分析,只須抽10c.c.的血液,即可檢驗出90種慢性食物過敏原,包括奶蛋類、肉類、海產類(帶殼的、無殼的)、堅果類、穀物類、蔬菜類、水果類及其他如酵母、蜂蜜、香草…等。從血液中偵測IgG抗體的含量,以鑑定是否對這些食物有過敏,及過敏程度是屬於輕、中、重度。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google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

檢測食物過敏原避免慢性病侵襲 Read More »

大腸癌的篩檢

        【醫藥週刊】大腸直腸癌為台灣重要癌症之一,大腸直腸癌佔所有常見癌症的第三名。由於大腸直腸癌於初期沒有沒有明顯的症狀因此定期篩檢相當重要。檢查方法如下: 肛診指診:         醫師以手指觸摸肛門附近的直腸,有時可以摸到直腸癌硬塊這是最簡單的檢查方法。 內視鏡檢查:         內視鏡依能檢查不位的不同區分為直腸鏡、已狀結腸靜及大腸鏡。直腸鏡只能深入20公分,已狀結腸鏡可觀察到60公分以上,更能深入至盲腸的位置,涵蓋了所有大腸。 腫瘤胚胎抗原(CEA):         這是從大腸直腸細胞分離出來的蛋白,因此它在血中濃度會隨著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而升高。 潛血檢查:         大腸直腸癌常因糞便排泄時的刺激出血,血紅素就附在糞便中,可以用潛血檢查證明。潛血檢查適合作為沒有症狀的人篩檢,而不市直接診斷大腸直腸癌。         為了早期發現大腸直腸癌,建議40歲以上應該每年實施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每三年接受一次乙狀結腸鏡(直腸鏡)檢查,必要時則必須進依不接受大腸鏡或鋇劑大腸鏡攝影檢查。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google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