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穀診所

血中膽固醇太高會啟動以及惡化心臟血管疾病

膽固醇,是動物細胞之細胞膜的必要組成,也是合成許多人體激素之必要成分,人體需要有一定份量的膽固醇才能維持細胞的機能正常運作,我們人體膽固醇之來源,主要是經由動物性食物和人體肝臟自行合成而來。 膽固醇有很多種,臨床上常用的,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極低密度蛋白膽固醇 (V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 等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內含有大量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以滲入動脈血管壁中,可以被氧化,引發一連串的動脈血管壁發炎反應,開啟動脈粥狀硬化,血清膽固醇過高,可以引起大中型動脈粥狀硬化,進而引發各種心臟血管疾病,低密度膽固醇是堪稱一種 “壞”的膽固醇。 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C),可以從肝臟攜帶脂肪至全身各組織,除去大部分脂肪後,即變成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將多餘的膽固醇運送回肝臟,將之排除,可以維護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對心臟血管具有保護作用,降低心臟血管疾病之風險,因此是一種”好”的 膽固醇。 根據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畫III ,第三次成人治療指導,理想的血清 總膽固醇濃度應低於200 mg/d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應低於130mg/d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應高於40mg/dl 三酸甘油脂宜低於200mg/dl 當血清低密度膽固醇值大於160mg/dl,即為高危險群,若心血管危險因子超過2個,則宜接受飲食治療及生活形式改變,經過3-6個月,若無法使低密度蛋白膽固醇值降低於160 mg/dl以下時,則宜藥物治療。若已罹患動脈硬化疾病,例如冠心病、心肌梗塞、腦中風、週邊血管疾病等以及糖尿病等,若血清低密度膽固醇大於130 mg/dl,即為高危險群,經過經過3-6個月的飲食治療及生活形式改善,若無法使低密度膽固醇值降低於130 mg/dl以下時,則宜藥物治療,或由醫師決定提早用藥時機,若低密度膽固醇超過190 mg/dl,可能是遺傳基因有關的高膽固醇血症,有更高的機會發生動脈硬化疾病,心臟血管疾病,因此必須即早就醫評估危險因子,養成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並經醫師詳細評估後,給予適當治療。 血膽固醇濃度會隨著年齡、性別不同而有差異,通常血膽固醇濃度在五十歲時達到最高峰,男性比女性高,但婦女性經後,其膽固醇濃度會上升,甚至可能超過同年齡層男性層,心臟血管疾病之發生率也會趕上同年齡層男性,銀髮族要特別留心。 膽固醇之可怕,是不知不覺上升,當血清中總膽固醇或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太高時,氧化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引發動脈發炎反應,起初動脈血管壁出現脂肪細絲斑,進而動脈血管硬化斑出現,而動脈發炎,動脈粥狀硬化也悄然進行,終於阻塞及血栓形成,心臟血管疾病例如:急性心臟病(心肌梗塞、猝死)、心絞痛、腦中風及週邊動脈血管阻塞,接踵而來。其實好好控制血中膽固醇,是可以降低心臟血管疾病之危險,每增加血清總膽固醇1 mg/dl,則冠心病增加2%,反之降低膽固醇1 mg/dl,則冠心病減少2%,每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 mg/dl,則冠心病減少2-3%,反之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1 mg/d,則冠心病增加2-3%。 近年來研究已證實,對於高膽固醇病患,降低膽固醇可以明顯減少冠心病及腦中風的發生率,並延長壽命,目前以STATIN類葯物最為突出,長期使用之安全性也高。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google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血管鈣化:心臟病腦中風的危險信號

最近的一些醫學研究發現﹐早期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血管中出現血管鈣化現象﹐其發生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進展密切相關。 什麼是血管鈣化﹖ 血管壁上出現鈣過量沉積的現象稱之為血管鈣化。血管鈣化又稱營養障礙性鈣化(dystrophic calcification)﹐是骨形成的另一種形式﹐是異位的骨形成﹐換句話說就是在動脈血管壁上形成了骨骼樣的物質﹐其危害是造成血管動脈硬化﹑血管狹窄﹑極易導致心肌梗塞和腦中風。 血管系統的鈣化包括血管鈣化和主動脈血管的瓣膜鈣化。血管鈣化發生于大動脈和中動脈管壁的內膜和中膜。血管鈣化有兩種類型﹕ 血管內膜鈣化﹐鈣化發生于血管內膜,累及大血管和冠狀動脈﹐伴有血管內膜增生﹐形成與正常骨胳發育類似的組織。血管內膜鈣化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標志。 血管中層鈣化﹐鈣化發生于血管中膜。主要發生于老年人﹑糖尿病和尿毒症等病人的血管。中膜鈣化造成血管中層厚度增加﹐動脈僵硬﹐順應性降低﹐收縮壓升高﹐舒張壓降低﹐脈壓增大﹐心室肥厚﹐影響冠狀動脈的供血和供氧。 血管鈣化的主要原因 是使用大劑量的鈣磷產品。醫學研究已經證實﹐當鈣化度 >400時﹐患者的粥樣硬化性血管病發生率為50%~60%﹔鈣化度 > 1000時﹐粥樣硬化性血管病發生率高達80%~90%﹔二尖瓣鈣化發生率為45%﹐是普通人群的4.5倍﹐主動脈鈣化發生率為52%﹐是普通人群的13倍。鈣代謝紊亂時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病死率均升高。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血管鈣化﹑瓣膜鈣化和心肌鈣化﹐臨床表現為心衰﹑肺動脈高壓﹑左室肥厚﹑房室傳導阻滯和心律失常﹐甚至造成心肌梗塞和腦中風。 上述研究對傳統補鈣觀念產生重大的沖擊﹐更詳細的研究表明﹕ 鈣劑攝入人體後有兩種不同的沉積途徑﹐一是沉積到正確的部位﹐比如﹕骨骼和牙齒﹐二是沉積到錯誤的部位﹐比如動脈血管﹑心臟瓣膜和關節軟骨。鈣的沉積是主動的和隨意的﹐也就說鈣在錯誤部位的沉積是不可避免的﹐這種錯誤的鈣沉積是形成動脈血管鈣化的基礎﹐也是動脈硬化﹑血管狹窄的原因。因此﹐控制血管鈣化只能從控制補鈣著手﹐只有減少鈣的攝入才能真正達到控制血管鈣化的目的。同時鈣劑可以造成關節軟骨鈣化﹑骨質增生﹐補鈣會使關節病變加重﹑促進骨刺生長。 對于許多老年人來說﹐往往同時面對動脈硬化﹑骨質疏松和關節疾病的三重問題。如何化解這一矛盾﹐既要改善骨質疏松又不造成或加重動脈硬化。現代醫學已經為我們找到了一種非常科學有效的方法﹐只要我們轉變一下傳統的補鈣觀念﹐這個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現代的醫學研究證實﹐具有生物活性的膠原蛋白是人體骨骼組織的主要成份﹐佔骨骼總重量的80%﹐鈣鎂等無機離子只佔骨骼重量的20%。因此﹐骨質疏松患者丟失的主要是骨膠原蛋白﹐所以骨質疏松患者首先需要解決的也是補充足量骨膠原的問題﹐它既可改善骨質疏松﹐又可避免因過量補充鈣劑造成的血管鈣化和關節軟骨鈣化﹐降低了造成心腦血管疾病和關節疾病的風險﹐是一種比補鈣更先進﹑更有效﹑更安全的方法。 對于已經出現血管鈣化的患者應該採取什麼方法控制血管鈣化的繼續進展﹖專家給出了如下的建議﹕ 盡量避免過量服用鈣劑:正常食物中的鈣含量已經基本滿足人體需要﹐除非特殊原因﹐切忌盲目補充鈣劑﹐尤其是對已經出現血管鈣化跡象和關節病變患者﹐尤其需要高度重視。 降低血脂和膽固醇水平﹕血管鈣化患者大多同時伴有血管的脂肪和膽固醇沉積﹐沉積物可造成血管損傷﹐進而激發血管鈣化過程。因此﹐降膽固醇作用明顯﹐非常重要。 定期進行血管鈣化檢查﹐監測病情進展。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google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人工永久性心律調節器之新進展

自1960年代,人工永久性心律調節首次植入人體,至今永久性心律調節器不斷的進展,由原先治療房室完全阻斷合併暈厥的適應症,進展至可治療心律過快、慢性心臟衰竭及其他更新的適應症,目前在全世界約有300萬人裝有永久性心律調節器,每年約有60萬人需要植入永久性心律調節器。 一般而言,心律調節器的植入並不會改變病人的日常活動及生活型態。雖然,接受心律調節器治療的病患大都超過60歲以上;然而,在任何年齡層的病人,甚至於小孩,都有可能需要使用心律調節器的治療。 幾乎所有植入心律調節器,是用來治療心臟跳動緩慢。在休息的狀態下,心臟的跳動通常每分鐘約50至70下左右;在有壓力或運動的狀態下,心跳會增加至2~3倍。如果心跳太慢的話,大腦及身體便無法得到足夠的血液灌流,而進一步的產生各種不同的症狀。例如:昏厥、頭暈、疲勞、呼吸困難、氣喘、運動不適,心跳極度緩慢,也會致命死亡。另外一些病患,可能尚未產生明顯症狀,但因心臟的傳導系統已受影響,仍有產生心跳極慢的高度危險,對於這類的病人,在其產生症狀之前,心律調節器的置入仍需考慮。 正常心跳是由心臟中一個節律點所控制,即所謂的竇房結。正常的電生理訊號便是由竇房結所產生,進而傳至心臟其他部位,產生心跳。植入心律調節器最常見的原因即是竇房結的功能因老化、心臟疾病或藥物而產生變慢的情形,其他植入原因包括電生理訊號無法傳遞至心臟主要幫浦功能的心室,以致產生心跳過慢──即所謂的房室傳導阻礙。 心律調節器的系統,包含心律調節器本身,以及連接心臟與節律器之間的導線。目前使用之心律調節器,其大小只比手錶大一些而已,內含電池及電腦迴路,電腦迴路控制兩項重要功能,1)監控病人的心跳2)發出電生理訊號,引發心臟跳動至合適之速率。 現今植入式心律調節器,包含有速率反應型式的功能,允許節律器在病患運動期間給予暫時性較快的速率。單腔型式的心律調節器,僅有一條導線連接至心臟;而雙腔型心律調節器,則有二條導線分別連接至心臟的右心房及右心室。依據病人個別的需要,而選擇一種最適合的心律調節器。 心律調節器之植入是在局部麻醉之下,完成之一小型的手術。導線的放置是,是在X光透視引導下置入心臟完成,手術時間約1至2小時。手術之後,通常只會感覺到置放心律調節器處的皮膚有些許的提高,有時當裝置側的手臂用力舉高或過度活動時,可能會感到少許不適。大部分病人在術後幾天之內即可恢復日常活動。建議病患外出遊玩時,攜帶一張證明卡,卡片上提供您所裝置的心律調節器及導線是何種型式,在出入機場時,通過安檢門時,請出示卡片給安檢人員。 在裝置心律調節器之後,建議每3至6個月回診一次,由心臟科醫師用電腦儀器評估,並檢查您的心律調節器,檢視其功能是否正常?電池壽命如何?規則地檢查,可以在心律調節器電力用罄前幾個月得到警訊。             一般而言,人工心律調節器電池的平均壽命約十年。但隨著AI,雲端以及大數據應用發展,人工心律調節器使用會更有效率,加上電池技術進步,將來電池壽命會大大延長。 對於大部分的病人,心律調節器,不會改變病患正常的生活型態或日常活動。裝置心律調節器的人,可以安心使用各種家電用品包括微波爐。雖然有些高效能數位式手機可能干擾心律調節器的功能,但只需讓手機遠離心律調節器即可,用裝置心律調節器之對側耳朵接聽手機。裝置心律調節器的病患,也容許作許多運動,例如:打高爾夫球、網球或籃球,甚至可作一些更劇烈的運動,例如:跑馬拉松或潛水。通常活動的限制是因為身體上其他的內科疾病所致,而非心律調節器本身所限制。裝置了心律調節器後,已經服用心臟血管方面的藥,例如:治療高血壓、心絞痛、心律不整藥等,請繼續服用,並應於心臟科追蹤。 只有很少的情況,是裝置心律調節器後所需避免的,例如:可能損害心律調節器的接觸性運動、接觸到弧光熔接的儀器、核磁共振的檢查以及接近高壓電或接觸變壓器等。 另外心律調節器並無法保護血管不受阻塞,亦不會降低心臟病的發生率,病人仍然有可能會產生心跳過快或心律不整的問題,病患在裝置完心律調節器後,仍須持續保持健康的生活型式,包括:運動、飲食控制,以及服用醫師所開的藥物。 約有三成的心臟衰竭的病患,因為合併有電氣傳導障礙,而出現右心室及左心室收縮不同步的現象,使心臟功能變差,「心臟再同步療法」是在心臟植入三條導線,分別於右心房、右心室及左心室,並植入「雙心室心律調節器」,連接三條導線,刺激右心室及左心室,使右心室及左心室同步收縮;適用於中度至重度心臟衰竭,併有電氣傳導障礙、心室收縮不同步的病患,可以改善心臟衰竭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而且可降低心臟衰竭的死亡率。 在猝死的病人中,90%以上的病人,歸因於快速心室頻脈或心室震顫,近年來,歸功於心室去顫器,當病人發生心室頻脈或心室震顫時,心室去顫器可以準確地偵測,並在心臟內有效且成功地電擊,立即中止心室頻脈或心室震顫。對於永久性心律調節器及去顫器的進展及研究,不斷的日新月異,目的在於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及降低死亡率。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google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心臟疾病防火牆

心導管檢查,是目前心臟科常用的一種侵入性檢查,局部麻醉後,使用一種塑膠導管,經由病人大腿鼠蹊部位的股動脈,或上臂手腕部的橈動脈進入體內,在透視X光線的幫助下,導管的遠端可達主動脈、左心室、冠狀動脈及右心房、右心室。 經注入顯影劑後,對左、右冠狀動脈進行攝影檢查,即可診斷冠狀動脈及其分支是否有狹窄,並清楚看出狹窄的部位、嚴重程度、血流速度變化及側支循環與左心室功能評估,同時也可以測量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或主動脈、肺動脈之動態壓力變化,以利診斷各種心臟疾病。 心導管檢查目前是非常普遍的一種治療方式,對照心導管檢查的死亡率約為萬分之一,可算是相當安全之檢查。 冠心病,就是心臟表面的冠狀動脈粥狀硬化而造成的疾病。在正常的冠狀動脈管壁內層應該是平滑而有彈性,可以讓血液很自然平順的流過,然而,當血液富含膽固醇之斑塊堆積在動脈管壁內層時,這些斑塊會造成動脈狹窄,並可能減少,甚至完全阻斷血流通過。 冠狀動脈內的血流減少時,病人可能產生心絞痛,原因是心臟肌肉所需之血流灌流不足時,在病患的胸部、手臂或下顎可以產生疼痛不適、壓迫感等。 典型的胸悶發生於耗力活動,例如打高爾夫球、抬重物等,或情緒激動及內心壓力過大時,因此冠心病患者宜避免上述情況。通常胸悶可以持續數分鐘之久,隨著休息而改善或消失。 冠心病患者,發生急性心肌梗塞之風險亦較高。當冠狀動脈被完全阻塞時(通常是血塊所造成),急性心肌梗塞就會發作。被完全阻塞之動脈所負責的心臟肌肉區域會失去功能,甚至最後轉變成疤痕組織。與胸悶所不同的,急性心肌梗塞所造成的疼痛通常持續超過二十分鐘,而且休息不能緩解症狀。 冠狀動脈血管攝影結果,是治療的重要依據。如何選擇藥物治療、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及置放血管支架或是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主要係依據疾病之嚴重程度而決定。 一般而言,病患雖有冠狀動脈狹窄,但不嚴重者,可接受藥物治療及生活型態調整。嚴重者,狹窄大於70%,可以考慮氣球擴張術以及血管支架治療。若病患之冠狀動脈有多處狹窄或阻塞,可以考慮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據估計,約有三分之一的冠心病患者接受血管成形術及血管支架治療。血管支架是一種網狀結構的金屬小管,可對受傷的血管壁提供支撐的力量,並減少血管成形術後再狹窄的機會,事實上,血管支架植入術的治療風險反而較低。 有些冠心病患者的血管成形術,其斑塊並不合適接受氣球擴張術或血管支架治療,可能的原因包括冠狀動脈太小或血管完全堵塞,以致氣球導管無法通過。 大約有10%的冠狀動脈疾病患者,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外科治療。如果病患的左側主冠狀動脈嚴重狹窄,甚至完全阻塞,或三條冠狀動脈有相當程度之狹窄,通常都會考慮繞道手術。如果病患的冠狀動脈非常細小,有可能連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都無法施行。 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以及血管支架治療,最主要的缺點是血管病灶再狹窄。單純只做氣球擴張術,再狹窄的機會是30~40%。置放血管支架,可減少再狹窄的機會到25%。當置放血管支架後所發生的再狹窄,稱之為「血管支架內再狹窄」。 血管支架內再狹窄的治療方法是冠狀動脈內放射治療,這種治療需先用氣球擴張術,再使用放射導管至病灶內照射數分鐘,減少再狹窄的風險。 新一代的藥物包覆式血管支架(drug-eluting stents),目的是預防血管支架內再狹窄的發生。這種血管支架包覆了一層藥物,作用在血管支架置放的位置上,預防疤痕組織的增生,減少血管支架內部之再狹窄。更新新一代的生物可吸收性血管支架(bioabsorbable stents)發展中,目的是為了克服藥物包覆式血管支架的缺點,例如血栓,仍需大規模研究評估。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google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高血壓慢性隱形殺手—血壓愈高壽命愈短

高血壓堪稱慢性隱形殺手,因為不知不覺中,罹患了高血壓,增加發生腦中風心臟衰竭,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腎衰竭,間歇性跛行等疾病的危險:高血壓患者,得腦中風的機率增加7-8倍;其罹患心臟衰竭的機率增加5-7倍;高血壓患者,其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如:心絞痛、不穩定型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的機率增加2.5-4倍。 高血壓與許多嚴重的慢性疾病有密切的相關,這些疾病多發生於銀髮族,其發生率隨年齡而增加,因此高血壓也是導致成人殘廢及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高血壓患者,其血值壓愈高,心臟血管疾病發生率及死亡率愈高,預期壽命愈短。 醫學上,約有九十五%以上的高血壓是找不出原因的,稱為本態性的高血壓;另約有五%的高血壓是找得到原因的,而可以找出原因的高血壓,是可以根治的。 什麼樣的情況之下,才算是高血壓?當您在測量血壓時,收縮壓大於一四○、舒張壓大於九十毫米汞柱,經過多次正確測量後,大於這個數值之血壓,稱做高血壓。 以國人的情況來說,高血壓是僅次於感冒的常見疾病,成年人口約有二十%到三十%的人有高血壓,而血壓越高的人,罹患腦中風及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會也愈高。 一般而言,高血壓並不會有特別的症狀,只是偶有頭痛、頭暈、頸子硬、胸悶、疲勞、身體不適,嚴格說來,大多數罹患高血壓的民眾都沒有任何症狀,有些民眾甚至是在無意中發現自己罹患了高血壓。 大部分的高血壓是找不出原因的,年紀及遺傳是重要因素,年紀大的人或家族史中有高血壓的人,較一般人容易發生高血壓。 高血壓如果不治療,長期下來會出現併發症,如眼底病變、腦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心絞痛、心衰竭、腎病變、腎衰竭等,非常嚴重,不可等閒視之!這是因為高血壓不治療,久之造成血管壁容易發生動脈硬化,全身血管及心臟的併發症即由此而生。 罹患有高血壓的民眾如果出現高血壓之併發症,如心臟病、腎臟病、腦中風、眼底病變等情形,一定要定期到專科醫師處診療,因為血壓越高,併發症出現的機會就越大! 要預防高血壓併發症,持續維持正常的血壓,是最重要的方法;而一旦出現併發症,或與糖尿病一起發生時,對於高血壓的治療則更要積極。 在美國,高血壓得到良好的控制,也就是收縮壓控制在一四○以下、舒張壓控制在九十毫米汞柱以下的人,不過僅佔所有高血壓人口的三分之一,亦即高血壓控制得宜的人不過三十三%而已;而台灣方面,情形可能更差!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國人對於高血壓的認知不夠所致。因此建議民眾平日一定要養成量血壓的習慣,一旦發現高血壓,就應多加測量,若持續高血壓不降,則應就醫。 治療高血壓應從飲食方面及運動方面做起:少吃高鹽食物,並適度運動,對於降低血壓有很大助益;飲酒不過量、戒除香菸,並避免體重過重;平日生活作息正常,並且不吃高脂肪食物;如果血壓太高而需要服用降血壓藥時,應定期服用;此外,定期給醫師診療,常常量血壓,也學會量血壓,更是正確面對高血壓的健康態度。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google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心臟衰竭診斷與治療

心臟衰竭是因為心臟的輸出量無法維持身體的代謝所致,是很常見的老年性疾病,其罹病率與死亡率都很高。據統計,心臟衰竭的五年死亡率約50%,原因多是心臟收縮功能或擴張功能受損所引起,尤以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最為常見,其他如心肌症與限制性心包膜炎,也是心臟衰竭常見的原因之一。 心臟衰竭的治療,首要找出其根本原因及其加重因子,如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症、瓣膜性心臟病等根本原因,必須逐一鑑別診斷,如出現貧血、甲狀腺毒症、感染症、心律不整等加重因子,也要查出一併治療。 以常見的鬱血性心衰竭治療而言,在非藥物治療方面,常使用如限水(每日低於1500毫升)、低鹽飲食、多休息少走動、要留心尿量及體重之變化與使用氧氣等方式。 在藥物治療方面,短期而言,許多藥物都可以改善心臟之血行動力學,進而改善症狀,病人也會舒服許多。 但就長期而言,醫學證明,可以延長病人壽命、降低死亡率的藥物是:存鉀利性尿劑(Spironolactone)、乙型拮抗劑、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血管加壓素阻斷劑、抗心律不整藥物(Amiodarone)、抗凝血劑(Warfarin)等都是,至於常用的利尿劑Furosemide、毛地黃、類交感神經作用藥(如Dopamine)、磷雙脂酵素抑制劑等,只有短期的症狀改善效果,長期而言並不能夠延長病人生命。 面對高齡化社會,心臟衰竭已經是很常見的疾病,但就心臟衰竭的藥物治療而言,不應只是著重於短期症狀之改善而已;正確的使用藥物以延長生命、降低死亡率,以及改進罹病者生活品質的長期目標,毋寧更值得我們重視。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google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上班族飲食作息紊亂、壓力大,當心生理時鐘失調變身歪斜一族!

研究指出:雞精不只給予好體力,還能幫助平衡好體質 專家提醒:及早追求身體機能平衡,年過30一樣是「正妹」、「一哥」! 【2014年9月23日,台北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全球人口中高達75%處在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香港大學更進一步調查發現,又以三十歲至四十九歲的壯年人最受「亞健康」徵兆威脅。「亞健康」一族雖然沒有真正的疾病問題,卻長期感到容易疲倦、精神不濟、腰酸背痛、睡眠品質不良等小毛病反覆出現,讓生活品質與工作效率大受影響。家庭醫學專科林青穀醫師提醒,這些徵兆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顯示身體機能已逐漸失衡,新陳代謝下降,不能漠視,若長期忽視將可能影響健康!林醫師建議,及早從飲食、作息與規律運動等面向進行改善,年過30也能成為表裡如一的「正妹」、「一哥」;若上班族因工作繁忙,建議也可適量補充雞精等保健飲品,幫助調整體質。有科學研究發現,雞精含有多種有效成分以及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不但可以加速從疲勞中恢復,給予良好體力和精神;持續飲用可協助提升新陳代謝效率,幫助調節皮質醇(又稱壓力賀爾蒙)節律,讓生理時鐘正常運作,維持身體機能平衡。從根本調整體質達到平衡狀態,上班族白天擁有好精神、好體力,晚上也能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就能降低身體出現小毛病的機率。 台灣上班族工時長、壓力大,生理時鐘紊亂,恐成「亞健康」高危險群!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全球人口中高達75%處在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只有5%的人是真正健康;香港大學更進一步調查發現,以三十歲至四十九歲的壯年人最受「亞健康」徵兆影響。「亞健康」指的是無臨床症狀但已有潛在發病傾向的表現,或者有病症感覺而無臨床檢查證據,可能出現包括眼睛疲勞、腰酸背痛、疲倦感等徵兆。這些徵兆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如果不及早正視,積極的尋求解決方法,可能會導致真正的疾病。 反觀台灣,根據勞委會2013年最新調查,台灣勞工平均每年工作2,140小時,排名全球第三;另外,調查台灣地區工作型態,輪班工作者占約16.5%。無論是工時長或輪班制,皆會導致日夜作息不正常;加上3C電子產品與即時通訊軟體盛行,造成多數人下班後仍持續工作,或睡前仍在滑手機、用電腦,到就寢前仍處於緊繃狀態,生活壓力無法獲得舒緩,都會造成生理時鐘混亂,讓身體無法得到真正的休息。 身體小毛病不斷反覆出現?專家提醒:當心身體機能失衡了! 家庭醫學專科林青榖醫師表示,現代人因為生活型態改變,工作壓力大、飲食不規律、作息混亂,甚至因為年歲漸長開始出現人體自然老化的過程,都會讓上班族感覺體力下滑、身體小毛病不斷等問題。根據林醫師診間觀察發現,扣除因確切病症求診的病人外,其餘的就診人數中有一半是屬於亞健康族群,當中又以職業婦女、熬夜加班的上班族和日夜顛倒族最多。林醫師說明,亞健康的徵兆在臨床上沒辦法判定特定病因,但是的確會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很多人不明白身體出現一些小毛病,其實是體質平衡出問題,長期的不良作息導致「生理時鐘」紊亂,使得新陳代謝效率不彰、皮質醇節律混亂,體質因此無法得到平衡,最終造成身體機能失調。若只是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一旦症狀短暫緩解後便不再留意,卻忽視身體曾經發出的警告,長期累積下來小病反而成大病。 林醫師進一步指出,新陳代謝是人體獲取能量的方式,新陳代謝率正常,可以維持細胞汰舊換新。另一項重要的指標是皮質醇節律,血中皮質醇的濃度會隨著一日不同的時間有節律變化,若沒有規律的生活作息,皮質醇節律會跟著混亂,嚴重影響正常生理時鐘;長期下來可能會產生頭痛、失眠等症狀,嚴重時會影響工作表現甚至人際關係。 「正妹」、「一哥」新定義:日常均衡飲食、規律作息與運動,適量補充雞精建構平衡好體質 20多歲的人「年輕」就是本錢,身體底子好容易自然調節,怎麼熬夜都不累,也不會出現不適症狀,人人都可以是正妹和一哥,追求健康從來不是重點。隨著年齡漸長、身體機能下滑時,年過30,發現不僅無法長時間集中精神且容易疲累,想早睡還睡不著,身體小毛病反覆出現。醫師提醒,若沒有及早積極累積健康基礎,年過30就會顯現真面目,決定你是「歪哥、斜妹」還是「正妹、一哥」!想要成為表裡如一的「正妹、一哥」,林醫師建議,保持飲食規律、生活作息正常、充足的運動是非常重要且基本的,但是忙碌的上班族常常心有餘而力不足,建議可適時補充雞精這樣的保健飲品,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         有國際期刊的科學研究註指出,雞精含有多種有效成分以及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高濃度、分子小,人體好吸收;飲用雞精不但可以加速從疲勞中恢復,給予良好體力和精神,持續飲用後可協助提升新陳代謝效率,幫助調節皮質醇節律,讓生理時鐘正常運作,維持身體機能平衡。讓忙碌的上班族在白天時也可以擁有好精神、好體力,在面對壓力的時候也有較佳的調節能力,晚上睡眠品質也可提升,進而提升自身免疫力,降低身體出現小毛病的機率。為了強化民眾的認知,林青榖醫師綜合飲食習慣、生活型態、壓力和睡眠狀況等四個面向,設計「身心平衡量表」,讓民眾可透過量表自我檢測,了解自身身心平衡狀態,林醫師也表示:「唯有身心平衡不歪斜,才是真正的『正妹』和『一哥』」。 選購保健飲品要認明三大項 品質保證再加分 林醫師補充說明,市售保健飲品多元,民眾在選購保健飲品的時候,建議認明有國家健康食品認證,以及有科學研究證明其功效,且產品製程可透明化公開的優質品牌,品質更有保障,平衡好體質再加分!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google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長期低頭工作,當心誘發頭痛

【世界日報醫藥刊】頸源性頭痛的臨床特點是除了頭痛外,還常常伴有頸部疼痛、僵硬感,當頭頸運動或處於某種姿勢時,有可能誘發頭痛或加重頭痛,檢查時可見頸部、枕部有明顯壓痛點,在按壓時可引起頭痛症狀加重。 生理性頭痛多屬長期低頭作業所致,少數情況下為頸部處於不當位置所致。目前,家用電腦十分普及,不少人長時間呆在電腦旁低頭工作、學習或娛樂,造成頸源性頭痛發病率明顯增加,尤其是門診病例日漸增多,不少是青壯年患者,值得關注。 長時間低頭作業可造成頸部筋膜處於異常緊張狀態,使得局部血液循環障礙,肌肉僵硬,長期下去可使筋膜攣縮,形成慢性無菌性炎症,從而引發頭痛、頸部疼痛和僵硬感等一系列症狀。為此,專家勸告人們不要總是呆在電腦旁,更不要長時間處於低頭狀態。一般在電腦旁呆上一個小時左右,就要站起身來活動10~15分鐘,並盡量抬頭和用手按摩頸部幾分鐘,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頸部的緊張狀態。 一旦出現頸源性頭痛症狀,患者要注意休息,盡量減少呆在電腦旁的時間,避免低頭作業。同時,患者可根據頭痛程度及持續時間,選擇小劑量止痛藥服用,以促進症狀改善、減少頭痛發作次數。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google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尿液中的泡泡

門診中常有病人表示尿液裡有許多小泡泡,詢問自己是否罹患腎臟或膀胱的疾病。事實上,造成小便裡有泡泡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最常見的原因只是尿液衝擊水面使空氣波動而產生的氣泡。 當尿液中有氣體形成,它的來源可能是來自體內,也可能由外界進入,正常尿液是不會含所謂的空氣或其他氣體。腎臟因慢性發炎、糖尿病或高血壓久了之後可能引起腎臟蛋白尿,使尿液產生泡泡。若要要釐清尿液中有小泡泡是否因為及並引起的,可至醫療院所作尿液常規檢查,確認小便是否有蛋白尿、血尿、或白血球增加的現象;也可觀察尿液的比重是過高,如果有此現象可能只是因為每日的喝水量太少,使小便濃度太高呈茶色且氣泡多,正常人每天都要攝取2公升以上的水分,只要多喝水變不會引起尿中太多泡泡的症狀。 一旦發現濘中含有很多的泡泡,再經過尿液常規檢查後並無蛋白尿、血尿、白血球增的增加現象,就不必過於擔心只要平時多喝水即可獲得改善。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google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淺談大腸癌

【作者:張青蓮】 某日,珊娜來找我,劈頭就問:「你記得上次我們去健身房遇到的那個美女教練瑪莉嗎?」 我回答:「記得呀!她身材這麼好,見過她的人,誰能忘了她呢?」 珊娜:「可是,你知道嗎?她死了耶!」 我詫異的驚呼:「天呀,不會吧!?怎麼會呢?她這麼健康的樣子…她的死因是什麼?」 珊娜說:「聽說他們公司進行員工體檢,她糞便檢驗出有潛血,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是大腸癌且已屆末期,兩周後便去世了。」 珊娜接著說:「她生前,為了保持身材,一直使用最流行的『吃肉減肥法』,我跟她一起吃過飯,她真的只吃肉,一片蔬菜葉都不吃呢!這會不會是她罹患大腸癌的主因呢?」 我回答:「我無法評估她真正罹癌的主因,但據我所知所謂『吃肉減肥法』,它的理論是因只吃肉,而沒有攝入碳水化合物,身體為了運轉,退而求其次去分解脂肪;剛好就可達到燃燒脂肪減肥目的。」 我話鋒一轉,接著說:「但這方法是會影響身體健康的,因為不只是大魚大肉對心臟血管十分不利,只吃肉不吃菜,身體沒有攝取任何纖維質,就很容易患上和腸胃有關的毛病,畢竟纖維質是促進胃腸蠕動的必需物質,減肥最好還是要顧慮到均衡飲食 。」 珊娜很認同的點點頭,但也很擔心的說:「我老公也是愛吃肉的一員,他最近也常說肚子不舒服,每次都吃成藥了事,我是不是該勸勸他也去做檢查呢?」 我回答:「吃成藥,常會掩蓋病情,以前,在醫院我也有遇過天天吃胃藥,吃了兩、三年,最後才覺得該找醫師,但做大腸鏡找出病因卻為時已晚,都已經是大腸癌末期了。」 珊娜一聽,更愁容滿面了:「我老公吃胃藥也吃了大半年了呢!可是他就是不去檢查,說什麼不檢查都沒事,一檢查就一堆毛病,這該怎麼辦才好?」 我答:「大腸癌的篩檢方式包括:糞便潛血反應檢查、乙狀結腸鏡、全大腸鏡、大腸鋇劑攝影…等。而『糞便潛血反應檢查』是最簡單的了,你老公,也許怕麻煩,你可以用這個方式幫他送檢,只要在家取樣,然後送到檢驗所或家庭醫師診所,請求化驗就可以了。若檢驗結果是陽性,那就很可疑,最好做進一步的檢查,可以就近跟先家庭醫師討論,必要時,家庭醫師可協助轉診到大醫院。」 珊娜說:「好,我去跟我老公談談,先用最簡單的『糞便潛血反應檢查』,務必早點叫他去看醫師。」 最後,我又補充:「你一定要提醒你老公,長期肚子痛吃胃藥並不是最恰當的方式,因為腹腔所有器官發生問題,都有可能用『肚子痛』來呈現,甚至心臟或骨盆腔有問題時,有時,也會反射痛到肚子呢!有症狀最好請醫師來鑑定。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懂得愛惜自己的身體呀!」 【貼心小叮嚀】 名導演楊德昌日前也是因大腸癌病逝於美國。而衛生署新公布的癌症統計,結直腸癌已躍居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許多新聞正不斷的提醒國人,預防大腸癌是多麼迫切的事!但說真的,除了定期追蹤,飲食及生活習慣也要一起調整才是因應之道: 一、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 近年來大腸直腸癌的死亡人數節節上升。一般專家認為,這個疾病跟飲食習慣大有關聯,不良的飲食習慣是一大隱憂,就如上述故事中瑪麗教練的例子,有許多人跟她一樣愛美,選擇「吃肉減肥法」,或因交際應酬而大魚大肉,但早有實驗證明,攝取太多的肉類及脂肪,會使腸道內膽酸分泌增加,腸中的有害細菌會將膽酸代謝成致癌物質。 二、改善便秘: 現代人生活作息很不規律,很多原因都容易導致的便秘,但便秘也是大腸癌症的危險因子,因為糞便滯留在腸內的時間延長,也就增加致癌物質與腸道細胞接觸的時間。不當飲食,造成有害物質的產量變多,但排出卻變得困難,致癌的風險自然而然地就大幅上昇了。所以,應攝取充足的膳食纖維食物,它可以增加糞便體積,刺激腸胃蠕,並且有助於腸道細菌生態的平衡,有利於整腸與正常排便。 三、不要輕忽小徵兆: 在醫院,最常見大腸癌的患者,一開始的症狀都是出現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帶血、變細,甚至是體重驟降。所以,許多小徵兆,最好不要輕忽,一旦有症狀就應及早就診作詳細檢查才是上策。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google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